logo-bg
編者的話

當我們說交流盛事時,我們說的其實是甚麼

這一年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舉行了兩項交流的盛事:我們在六月底主辦了首次在亞洲舉行的「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、博物館與資料館協會」國際研討會,四個月後,我們統籌及策劃了「2024粵港澳大灣區藝文界交流會」。期間,香港藝術發展局在十月中舉行了本地首次表演藝術博覽;今年的大型藝術節包括文化交流節目,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,除了有「香港藝術節」,還有「香港流行文化節」、「中國戲曲節」、「中華文化藝術節」、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」、「亞藝無疆」等,還有一系列東九文化中心開幕暖場節目。 疫情後復常,政府強調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性,重要的事情不只說三次,更顯見的是身體力行——投入大量資源在策劃節目上抱著更進取的態度,在全城盛事的口號下,本地觀眾卻於疫情後以不同方式流失,而香港以外的觀眾群的增長尚需觀望時,自己搬出來的椅子就連自己都坐不了這樣多,常見三折票在演出前拋售;同時,當政府直接資助的藝團和民間藝團,有機地朝往不同新推出的資助,去探索更多的製作空間,椅子越搬越多,卻苦無策略也欠缺思考觀眾拓展的長遠計劃。 沒有觀眾在座的表演,總像是留了幾片空白的拼圖;觀眾是否認為自己與這些文化及其衍生而來的盛事有關、主事者是否能創造與個別對象的關聯性(relevance)是很重要的關鍵。例如有些項目是個別界別內的盛事,即如本會是年的交流活動,是針對界別內的提倡和推廣,交流項目未必與作品所接觸的最終受眾有直接聯繫,但卻是重要的推動力與助力,讓最終受眾受惠,也讓整個行業有所裨益和可持續發展;其他針對大眾的項目,也要在目前資訊泛濫的情況下找到存在的契機。 這次我們有專題文章集中討論和思考文化交流與藝術博覽的可能性,也有海外交流的觀察報告和針對劇場構作發展的專訪文章,在在都是演藝工作者目前要思考的課題。當有更多盛事和煙花在前,讓我們思考為何與何為。

本期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