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-bg
編者的話

回想《Artism》三地的編輯單位,地理位置都被海水環抱,也因城市發展或與海爭地或與呈現出與海岸自然環境的種種張力;海水的流動性,與土地的連結、輸送關係,形成各異的對海的詮釋,更莫說,海、岸、漁作為歷史場景、作為都市傳說、民間信仰、作為啟程與迴返之地……。 鄧正健以「香港劇場的海洋意識」為題,數算著那些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近年的香港劇場創作,往返於私人與公共、盛世與離散的流變脈絡。正正與Eveline Wong在英香港藝術工作者訪談,連結出一幅新的流動圖像。 來自澳門的文章都屬於創作人自述,陳巧蓉從台灣來到澳門,六年來先後創作了四部與澳門海、岸、漁相關的劇本,以造船業興衰、漁歌再現,書寫一段很少被注視的澳門生活史;劉楚華則以舞蹈創作結合文史導覽的背景,用身體書寫一段從澳門到馬來西亞的《歸航》經歷;至於戴碧筠長期專注以藝術作社群連結與一人一故事劇場,她梳理出「零距離合作社」如何將海洋作為一個被關注的社區,用劇場與藝術活動重繪人與海洋的連結,將海洋廢棄物化為人人皆可投入藝術創作的資源。 海水連結陸地,也製造各種各樣的邊界與阻隔,許玉昕從「Following Around——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」與《火燒島旅遊指南》的觀察,提示我們海洋隱含的「權力衝突」會不會已被置換成「中性的交流修辭」。而海洋的「流動狀態」與「不穩定性」同時動搖了藝術節與戲劇構作的思考慣性,在國際劇評人協會(台灣分會)貢獻的翻譯文章中,作者多莉塔.漢娜(Dorita Hannah)將這種動搖形容為「挑戰大陸化」、「去中心」和「再中心化」,並詳述了她2015年為國際表演研究協會(PSi)策劃為期一年的藝術節,背後的思考與論述。 「海」作為一種流動、非穩定化的意象,讓藝術家得以借題發揮,它們不只是外在風景、權力邊界,也是一抹內心意境、一種對中心的反動或一直懸置的身份認同。

本期文章